【求学记】张益铭:醉心体育科研 奔赴最高学府

【个人简介】张益铭,四川宜宾人,中共预备党员,全球信誉最好的网投平台体育教育202001班学生。曾任院团委学生组织宣传部主要负责人和小班班长,推免综合成绩和创新能力成绩位列同年级同专业第1,大三学年第二课堂满绩,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,荣获“国家奖学金”、“国家励志奖学金”等荣誉,获评“优秀学生”等称号。先后主持和参与四川省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各1项,参与四川省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重点课题等2项省级重点课题,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2篇,曾前往清华大学参加学术会议,是现场唯一作论文专题报告的本科生。在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举办的夏令营中,同来自北京师范大学、华东师范大学、上海体育大学等高校体育学、教育学、心理学专业背景的同学同场竞技,最终考核成绩排名第1,现跨专业推免至全国最高体育学府、体育类唯一一所“211工程”重点建设高校——北京体育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(学科评估A+)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。

崇德厚学,修身立心

“只要我还在读书,我就能一直能理解自己的痛苦,一直与自己的无知、狭隘、偏见和阴暗见招拆招。”作为一名体育生,虽然和大多数体育生一样都对体育极其热爱,但除此之外,张益铭的身上还有着与自身专业完全不同的反差感,他更喜欢把时间花在读书上。受家庭的影响,张益铭从未把大学本科当作是学历的终点,从高考后的暑假开始,他便有了要读研的想法。进入川农后,通过学院举办的“优秀学生宣讲”活动,他头一次了解到“推免”这个升学途径,也坚定了通过推免进一步深造的想法。

然而,推免之路却并不好走,大一的《体操》课就给了他一个“下马威”,学田径出身的张益铭韧带一直都很差,在柔韧性要求极高的《体操》课中没少吃苦头,别人都能轻松完成的动作对于他来说却十分困难,但是,用他自己的话来说:很多时候问题本身就是答案。既然韧带不好,那就课后多练。每天晚上他都前往体操馆一遍又一遍的练习,尽管在双杠和垫子上摔到浑身淤青,他也从不曾放弃。这也成了张益铭本科课程学习的一个缩影,专项技能并不突出的他,正是在这种日复一日的锤炼下,最终取得推免综合成绩同年级同专业第1。

尚勇笃志,敦行致知

“我愿意用石头打磨我这块石头!”张益铭一直认为,大学就是要大学一场,这个过程尽管充满着艰辛,但是他坚信每一次的跌倒都会让他变得更加坚韧,他的英语四六级历程能够恰如其分地反映这一点。“屡战屡败,屡败屡战”是对他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最好概括,英语底子并不算好的他,自下定决心要保研,便开始潜心学习英语。从第一次四级358分到第三次的447分,他并没有满足于现状,而是继续向英语六级发起冲击,从第一次274分到第三次的467分终于通过,实现跨越的背后是他不服输的精神和日复一日的坚持。

科研上,他同样经历了无数次的推倒重来,但这条路却比四六级走的更艰难。面对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领域,研究方法不会、理论基础不懂、数据处理不会等问题时常都在困扰着他,而他却用体育中一个浪漫的术语“第二次呼吸”来开导自己:“当你跑800米的时候,期间一定会出现‘极点’,往往伴随着头晕目眩、浑身酸痛,使人难以忍受,但是当你努力调整自己的呼吸,继续一步一步坚定的前进,等到这个‘极点’一过,你跑起来就会倍感轻松!”正是在这样的自我勉励下,大三的暑假和寒假他都选择留校,与那些纠缠着他的问题争斗到底,这些努力与付出最终都得到了认可,他的论文被清华大学所举办的学术会议录用,并且成为现场唯一一名作论文专题报告的本科生。正是在这样的磨练下,也使得他的创新能力成绩位列同年级同专业第1。

自知自心,其路则明

“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努力,而是努力了才能看到希望。”从体育学走向教育学,面对着未来的一切未知与挑战,他抱着“归零”的心态来看待:“我喜欢从第三人称视角来看自己,看自己的一言一行,再看自己身边人和环境,其实就能够发现当我觉得困难难耐的时候,身边的大多数人其实也都在困难中,而在第三人称视角下,无论是选择坚持到底,还是选择松懈摆烂,其实结果大都可以预见,自己也能够很清楚地知道想要去做的到底是哪一种选择,带着这样的心态回归到本我之中,再去选择自己要走的路,是选择与自己的阴暗面见招拆招,还是选择与自己和解,其实就变得一目了然了。”

现如今,当张益铭回望起自己在川农的求学生涯,他最感激的就是自己所经历的一次又一次的挫折,正是这些挫折赋予他坚定与毅力,让他能够得以保送到他心中的梦校北京体育大学,继续在自己热爱的领域中发光发热。正如他在国家奖学金答辩现场所说的:“我个人的每一次成长背后,都离不开学校以及每一位老师的辛勤付出。”未来,他将始终常怀感恩之心,继续追逐自己心中梦想的彼岸!